admin

大家是怎么看待"丁蟹效应"的? - 知乎

admin 英超 2024-04-27 18浏览 0

大家是怎么看待"丁蟹效应"的? - 知乎

  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中国及欧美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1992年10月5日,香港无线电视播放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大时代》。故事讲述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正好当时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损失惨重。因此有了“丁蟹效应”一词。1992年10月,香港无线电视播放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大时代》。故事讲述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籍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正好当时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损失惨重。  此后,几乎每次郑少秋参演的电视剧或节目播出时,股票市场都会有显著下跌,郑少秋与“股患”画上了等号。据不完全统计,郑少秋的电视剧、节目播出后股市有明显下挫记录的达到了32次。  最厉害一次是1997年,《江湖奇侠传》一经播出,恒生指数跌破一万点。事有凑巧,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0年的科网股泡沫爆破之时,郑少秋都有电视剧上演,“丁蟹效应”之说因此不胫而走。 “丁蟹一出,股市就泻”,这句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被广为传播。  郑少秋女儿郑欣宜也被指与爸爸郑少秋同样,有剧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泻。2008年10月20日,情景喜剧《毕打自己人》首播,就有股民投诉说该剧的播出使香港恒生指数再次呈现每一日下滑的趋势,“郑欣宜是‘丁蟹效应2.0加强版’,她出演的剧集播了那么久,股市就沉了那么久,真够糟糕!”来源: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991329.htm

  我觉得秋官效应和2012是一类的东西,都很好玩。

  这事果壳网解释过,如果你单把秋官的活动和股市行情拎出来就会发现惊人的巧合,但是如果取样再多一点,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巧合,就跟发改委一调油价就有飞机坠毁是一个道理,其实每天都有航空事故……

  抱着结论找证据

  「丁蟹效应」的本质是居后为果的谬误。

  什么叫「丁蟹效应」?

  1992 年 10 月,香港演员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大时代》开播,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名字叫做「丁蟹」。剧集开播期间正碰上香港股市暴跌。更神奇的是,在其后超过二十年的时间里,凡是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出,香港股市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丁蟹效应」因此得名。

  有人会说,「丁蟹效应」有其科学性,可以用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效应去解释。意思是说,自从「丁蟹效应」这个概念被媒体炒热之后,股民一看到郑少秋的电视剧开播就会形成恐慌心理并且抛售股票,从而使得股市下跌。

  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但在拿出「股民投资确实受到电视剧开播影响」的实质证据之前,丁蟹效应就仍然存在居后为果的谬误。毕竟,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他角度来解释股市下跌的现象。

  比如说:一个数十集的电视剧,整个播出时间一般都在一到两个月。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股市出现一定的下跌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吗?如果是统计其他演员主演的电视剧,相信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

  除此之外,一些政客们还用居后为果的思维方式,来吹嘘自己的政绩。

  假设一位官员说,自我上任以来,我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 5%,可见我的政策成功提升了居民的收入。类似这样的论调是不是很熟悉?

  很明显,单凭官员上任发生在前,人均收入增长发生在后,并不足以论证前者是后者的原因。比如,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势头一直很好,所以收入增长根本属于正常现象?

  再比如,假设这座城市是以钢铁产业为主的,有没有可能该官员上任后正巧碰上钢铁价格大幅上升,才有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如果没有排除这些可能性,就把收入增长归功于己,那就是犯了居后为果的谬误。

  那么,到底什么是居后为果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App 内查看

  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指的是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丁蟹效应”属于“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由于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股坛现象,生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导致他们手中的证券投资将会下挫,于是部分投资者便进行非理性的减仓,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从科学分析,当今社会财经理论并无客观的证据显示丁蟹效应”能左右到主流投资界的选择或偏好。

  1992年10月,香港无线电视播放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大时代》。故事讲述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正好当时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损失惨重。因此得名“丁蟹效应”。

  此后,几乎每次郑少秋参演的电视剧、电影或节目播出时,股票市场都会有显著下跌,郑少秋与“股患”画上了等号。据不完全统计,郑少秋的电视剧、节目播出后股市有明显下挫记录的达到了32次。

  最厉害一次是1997年,《江湖奇侠传》一经播出,恒生指数 跌破一万点。事有凑巧,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0年的科网股泡沫爆破之时,郑少秋都有电视剧上演,“丁蟹效应”之说因此不胫而走。 “丁蟹一出,股市就泻”,这句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被广为传播。

  从经济理论上来说,这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丁蟹效应真有其事,甚至连跨国证券经纪里昂证券也于2004年3月曾为此发表研究报告,使这个现象受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所认识。

  另一方面,剧集播放之际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围投资因素恰巧转坏。例如1997年底碰着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底碰着科网股泡沫经济爆破,2007年中碰着美国次级贷危机等,加上这些剧集多在9月至11月这段股市利淡的时期播出,都使丁蟹效应看来像真有其事。

  有分析员认为“丁蟹效应”纯属巧合而已。他解释,郑少秋的剧集多安排在每年的八九月间上演,那时适逢半年结,市况较波动,而且郑少秋早前上演的剧集,在时间上遭遇较大型的经济回落周期,所以股市才出现较大跌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